close
「如果去問畫家為什麼畫畫、作家為什麼寫作,我想,他們的答案可能也跟我相似,他們的心中一定有一種聲音、一種呼喚,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這種需求必須要靠畫畫或寫作去滿足。我的需求就是為這些貧童做一些事。」

──取自徐安廬著《不只是天才》

 


閱讀引言:劉子綺老師


身處特殊教育現場,偶爾會聽見針對資優教育的質疑,例如:資優生既已得天獨厚,為何還必須提供他們額外的服務?資優生使用了這麼多資源,他們大多只關注自身學術或藝術性向的發展,如何能夠期望他們回饋社會?事實上就資優生內在的情意特質,確實有其特別之處: 在許多研究指出,資優生具有情緒的敏感,他們認為自己對別人或對理想具有強烈的責任,對其行為抱持著高度的道德正義,資優生不止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並具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及悲天憫人之胸懷。資優生的利他主義促使他們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事情,對於如何促進他人的福利相當地感興趣,因此他們熱衷於促進高尚美好的事物產生,並盡力避免不好的結果發生。




以十二歲便進入美國華盛頓大學就讀的華裔青年徐安廬為例,他在自傳《不只是天才》當中提及,他們全家人從圖書館借了一部紀錄片,片中呈現許多東南亞國家兒童受苦受難的慘狀,徐安廬的感覺是「憤怒」,並和弟弟開始嘗試為這些而做些什麼。後來他們成立了「世界兒童組織基金會」,自編一套英文教材送給貧困的孩子、架設英語學習網站、製作英語教學廣播節目、發起手環募款運動……等,這些描述都代表他們展現出高度的同理心,並試圖去改變不幸事件的實踐力。


 


 小專家們可以透過書中描述看見徐安廬學習成長的有趣歷程,也許你會發現不少他與你的相似之處呢!



圖片引自城邦讀書花園


書名:不只是天才
作者:徐安廬/著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05年09月06日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861244778
裝訂: 平裝


感謝劉子綺老師引言推薦
劉子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歷史系畢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進修中, 專長資優特殊教育
目前任教新北市立永和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永中資優 的頭像
    永中資優

    這是新北市永和國中數理資優班的網路教室

    永中資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