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骨頭

簡介/陳育霖
教學網頁[冒牌自然老師]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國中七年級數理資優生潘彤欣, 是一位非常具有科學家氣質的女生, 做事情條理分明, 作實驗、整理資料, 都是先仔細想過之後才開始進行, 完全合乎邏輯和章法, 讀她的科學文章也會有邏輯層次的推遞感, 文筆也相當好.


撰文/潘彤欣
新北市立永和國中數理資優班2015年畢業班
擅長實驗技術、科學方法
個人科學研究部落格[童心的童心園]

因為最近我的手骨折,所以對骨頭的連接方式特別感興趣,聽醫生說,我的骨頭是裂開了,想到這兒,我不禁覺得…哎!有點不好意思呢!竟然有人能夠打球打到手骨折。

骨頭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頭具有一定的韌度,而無機物主要是鈣和磷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所以人骨既有韌度又有硬度,只是所佔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齡,骨的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兒童及少年的骨為例,有機物的含量比無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柔韌度及可塑性比較高,而老年人的骨,無機物的含量比有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硬度比較高,所以容易折斷。

骨頭與骨頭之間,也就是最容易發生骨折的地方,一般稱為關節,大部分關節是由韌帶連接起來的,只有少部分的不動關節可能以軟骨連接。關節可分成不動關節、可動關節以及難以被歸類的中間型可稱為少動關節。光有骨骼是不具有讓身體運動的作用的,一般俗稱的運動系統(這種分類其實是不嚴謹的,因為通常骨骼已經可以被稱做骨骼系統,包含軟骨硬骨以及連結骨與骨的韌帶甚至包含關節部分(關節液,因為關節是位置不是細胞更不是組織)。所謂的運動系統,應該是被譯作"超系統"的super system之一,人體一般分為六種super system)還包含了肌肉(骨骼肌)系統。骨骼肌是橫紋肌,可隨意志伸縮,一般一種"動作"是由一對肌肉對兩塊骨頭(一個關節)作拮抗,而肌肉末端以肌腱和經過關節的下一個骨頭連接。其實韌帶和肌腱也是結締組織,所以運動(超)系統中只有肌肉組織跟結締組織,頂多再包含骨髓內的神經及控制肌肉的運動神經屬於神經組織。

骨頭主要借助纖維結締組織或軟骨而互相連接。連接方式一般分為三大類。

1.纖維連結:常是固定不動的連結,兩骨由纖維結締組織連結起來,沒有關節腔。 這種連結大部分是暫時性的,成年或老齡時形成骨性結合。如頭骨間的縫,在老齡時形成骨性結合,很難區分出兩骨的分界。


2.軟骨連結:骨與骨間借助軟骨組織相連結,如椎間連結,兩椎骨間借椎間軟骨相聯,可作小範圍的活動。

3.滑膜連結:簡稱關節(articulation,joint),形成關節的骨間以滑膜圍成關節腔,以適應運動。


     關節的構造:關節都具有關節面,關節軟骨和關節囊,多數關節還有關節韌帶。



     關節面(facies artiecularis):是關節中骨與骨相對的光滑面,表面覆蓋一層軟骨。

     關節軟骨(cartilago articularis):

是覆蓋在關節面的一薄層軟骨,有減少磨擦和緩衝震動的作用。

有的關節窩周緣有纖維性軟骨,稱為關節唇,有增大關節窩容積,防止邊緣破裂的作用。

有些關節,在兩骨間還墊有軟骨板,稱為關節盤或半月板,有減輕震動,吻合關節面和擴大關節運動範圍的作用。

     關節囊(capsula articularis):

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膜,附著在相鄰兩骨的關節面周緣及其附近的骨面上,形成囊狀封閉的關節腔。

囊壁分內外兩層:外層是纖維層,由緻密的結締組織構成,有保護作用;

內層是滑膜層,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附著在關節軟骨的周緣,能分泌少量滑液。

滑膜層常形成皺褶或絨毛,突入關節腔內,以擴大分泌和吸收的面積。關節腔(cavumarticulare)內充滿滑液。

   韌帶(ligmentun):見於多數關節,是連結各骨的纖維帶,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有加固關節的作用。

我的手指雖然是在一個多月前就骨折,但是第一時間去看的醫生只是個小診所,所以醫生就對我說這只要吃藥就可以好了。但一個多月來我發現手指一直都沒好,情況不對勁,去了大醫院照X光才知道是骨折。所以我想,小骨折是不是只能靠X光才能知道狀況呢?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A%A8%E9%A0%AD

http://www.teacher.aedocenter.com/mywebB/NewBook-4/HF-07.htm


潘彤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永中資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