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班資優生潘功祐獲2011年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
914班潘功祐(右二)
我六位參加國中科學奧林匹亞奪金學生,由左至右分別為張巏瀚、楊宗山、徐暄皓、黃建桐、潘功祐、張博鈞。 圖/教育部提供
文/陳育霖
今天能夠成事, 除了所有老師的指導、累積, 潘功祐的"學習態度"成了最重要的關鍵, 潘功祐追求學問的耐力十足, 上課筆記非常詳實, 即使入選國手, 課堂之中還是非常專心, 思考與回答問題非常積極, 完全感受不到他其實已經擺脫了升學考試即將進入自己理想的高中.
對於想要了解的問題, 都不會輕易看過表面就算了, 八年級的時候, 準備奧林匹亞, 我希望學生能夠把物理概念用最簡單且一看就容易說服別人的邏輯表達出來, 潘功祐、陳致維與林向陽總是非常積極地思考更多的可能性, 不斷地提出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想法. 入選國手之後覺得自己生物可能需要有更多觀點的幫助, 跑來問有沒有Campbell的生物學, 因為學生積極不放棄任何進步、學習的可能, 所以我特別跑去圖書館借了Campbell中文版生物學, 希望他能夠得到全面資訊, 上場比賽能夠安心.
今年國際物理奧林匹亞國內初選時間較晚, 當時已經接近科學奧林匹亞正式比賽日期, 物奧初試前兩天也看到他和陳鉦揚在研究如何解題, 完全一貫的潘式風格, 總是盡些努力, 還是盡力在準備應試.
國家選訓小組帶隊老師曾提過, 潘功祐在選訓營及培訓期間都非常謹慎認真, 時常看書充實自己.
八年級的時候, 潘功祐就曾經通過初選, 在選訓營最後沒有入選國手, 今年再度入選, 有點去年經驗導致的自信缺乏, 但是積極努力讓他以當年度唯一國中生的身分入選國手(去開國手培訓會議的時候發現其他國手來自北中南第一志願高中的科學班或資優班), 最後還拿到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
在物理實驗室準備比賽的情形
相關報導
國中奧林匹亞我再奪冠 6選手全獲金牌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359646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我國參加2011年第8屆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在40國、228名參賽學生中,6位參賽學生都獲金牌,總分排名第1名,蟬聯世界第一,也再度拿下象徵團體冠軍的國家獎。
今年競賽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當地時間9日上午10時頒獎。6位學生最小的是新北市立永和國中三年級的潘功祐,其他都是高一,張巏瀚及徐暄皓都是建中學生,黃建桐及張博鈞是台中一中學生,楊宗山則來自台南一中。
6位學生都拿金牌,張博鈞還多拿了最佳理論獎,在個人總分方面,今年公布前三名,一、三名都是俄羅斯學生,徐暄皓則排第二。
學生昨天接受越洋採訪時都很興奮,張博鈞說,當宣布台灣得到第一名時,「團隊都站起來拍手,並向全場揮手致意,大家努力很久,得到金牌和第一名都非常高興。」
從小就是資優生的徐暄皓喜歡的科目是天文物理,喜歡自行思考。他指出,之前看到有人風光拿獎牌,所以參賽,付出的代價就是上課聽不懂,回家須苦讀,壓力真的很大。
徐暄皓的媽媽李春秀指出,一向尊重孩子,而孩子不補習、不比賽,暄皓這次培訓,雖有教實驗,因需不斷寫考題,他覺得「很像考試機器。」徐暄皓昨天說:「我真的不喜歡比賽,喜歡研究及自由自在思考。」
當上國家代表隊是潘功祐的夢想,第一次參加時,沒當上國手,花了1年準備,愈到比賽時間,心情愈緊張,但能拿到金牌相當高興。
教育部指出,台灣2004年起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歷年成績都不錯,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至今共獲41金7銀、分組實驗競賽1銅,及特別獎7面最佳理論獎、3面最高總分獎及4面國家獎。
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整合所有與科學相關的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參賽者須為競賽當時未滿16歲的學生,競賽內容包括測驗題、理論題及實驗題3部分。
代表團成員將前往開普敦及約翰尼斯堡進行3天2夜文教參訪,預定14日返國。
40國228名學生 南非競賽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10/today-t3.htm
〔記者林曉雲/台北─南非德班市電話越洋採訪〕台灣小子再度在國際發光!我國參加二○一一年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昨晚從南非傳回捷報,在四十個國家、兩百廿八名參賽學生中,我勇奪六面金牌,以及最佳理論獎,總成績排名第一名,也拿到象徵團體總冠軍的國家獎,這是我國參賽第八次,第四次勇奪全球第一。
該競賽整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等學科,針對未滿十六歲的青少年,舉行測驗題、理論題及實驗題三部分競賽,總分達前十%者頒發金牌,金牌之後的廿%為銀牌,銀牌後的卅%為銅牌,另有實驗獎及最佳理論獎、最高總分獎、國家獎等特別獎。
建中徐暄皓 個人獎第二
代表團由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洪志明副教授領軍,六位國手分別為:建中的張巏瀚和徐暄皓、台南一中的楊宗山、台中一中的張博鈞和黃建桐、年紀最小僅十五歲就讀新北市永和國中九年級的潘功祐。預定十二月十四日返國,教育部將各頒給金牌廿萬元獎金,潘功祐則可依志願保送高中。
歷年來我國參賽成績優異,去年以四金二銀獲得總成績第一名,今年順利衛冕成功,主辦單位還公布個人總分獎前三名,第一名和第三名是俄羅斯學生,徐暄皓則勇奪個人總分第二名。
徐暄皓表示,當公布成績時,他們全都高興地跳起來大力拍手,上台領獎時還頻頻向全場揮手示意。徐暄皓的父親出過書,指導民眾如何教出資優生,徐暄皓卻表示自己只是運氣好,拿牌雖風光,但參賽壓力很大。他喜歡思考和研究,不喜歡變成考試機器,未來會參加物理奧林匹亞競賽。
15歲潘功祐 最棒生日禮
「這是最棒的生日禮物!」潘功祐昨天剛好是十五足歲的農曆生日,擔任法官的潘爸爸表示,潘功祐從小好奇心和好勝心都強,不只對數理有興趣,英文也呱呱叫,曾拿過新北市英文作文比賽特優,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小六時拿過國際小奧金牌,面對挫折總是能化為正面力量。小五時主動要求超前學習國中課程,爸媽很尊重他,常叮嚀「早點睡覺」。潘功祐表示,比賽一開始太緊張,後來慢慢穩住,很驚訝自己會拿到金牌。
我國參加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迄今總計榮獲四十一金七銀、分組實驗競賽一銅,以及七面最佳理論獎、三面最高總分獎及四面國家獎,明年競賽在伊朗舉行。
科學奧林匹亞 台生勇奪6金
蘋果日報
【許敏溶╱台北報導】台灣學生參加國際科學競賽大放異彩。我6名學生參加2011年國際國中科學奧林匹亞競賽,6人全部「鍍金」,總成績高居全球之冠,這也是台灣參賽8年來,第4次拿到總成績第1名;其中台中一中1年級學生張博鈞包辦金牌和最佳理論獎2個獎項,建國中學1年級學生徐暄皓則獲金牌及最高總分第2名。
40國菁英競逐
該競賽選手均為16歲以下的國、高中生,競賽內容整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今年在南非德班舉行,共有來自俄羅斯、德國、澳洲、印度等40國、228名菁英學生同場競逐。
昨舉行頒獎典禮,台灣隊拿下6金,金牌得主除張博鈞、徐暄皓,還有建中1年級張巏(音同全)瀚、永和國中3年級潘功祐、中一中1年級黃建桐、台南一中1年級楊宗山,全隊下周三返國。
成績全球第一
張博鈞說,第一次參加國際大型比賽,得獎既高興又訝異,理論競賽有一題寫錯,還好只扣一點分數,拿下最佳理論獎。徐暄皓說,自己比較喜歡做研究及思考,不喜歡壓力大的比賽,這次得獎很高興,但有運氣成分。
擔任台灣隊指導老師的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洪志明說,台灣隊拿下全球第一,但仍沒拿下實驗獎獎項,顯示台灣選手的實驗能力仍有待加強。教育部表示,參賽學生可保送任一所高中,金牌將頒20萬元獎金。